语言文字的成因、属性及作用

语言文字的成因、属性及作用

1,语言文字的成因

人最初只有叫声。随着叫声的复杂化,逐渐演变成语言。即:语言是随着大脑的进化、人的意识的复杂化而产生的。语言只是为了表达意识。随后又形成文字。经过若干年的应用,语言文字逐渐规范化,形成如今看到的语文。

2,语言文字的属性

人的思想意识是第一性的,语言文字是第二性的。语言文字只是人的思维活动的再现方式。

因此,无论是何种语言结构,只要是可以用来交流,它就是对的。用“规范化的语法”来约束它,说某些句子“不按套路出牌”(不符合语法)反而是不对的。

语言学家应该对那些“不按套路出牌”的句子——俚语、俗语、方言等,采取针对性的办法整理出独特的语法。而不应该粗暴地说那些句子不符合既定语法。

何况,在长期的“约束”下,人的思维活动可能失去某些功能。

3,语言文字的作用

在语言文字已经规范化之后,它反过来成了对下一代培养思维方式的工具——和之前的语言文字形成过程完全倒过来了!

随着对语法的规范化,人的思维方式也逐渐规范化,反而失去了某些思维方式。这就要通过学习外语来弥补。

也就是说,学外语的重点在于学习“与母语不同的语法”以开拓思维方式,包括把自己丢失的思维方式找回来。

4,人在思考问题时,一定也在默念一种语言,通常是自己的母语。即:人的思维活动与语法结构密切相关。因此,语法结构绝不是越简单越好。

我有时候就想:能不能把全世界的语法都糅合在一起,形成一套完整的语法,继而开发出“世界语”(以前有过)供所有人学习?如此,人类岂不是要聪明多了?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点赞7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